【反欺诈保险欺诈案例】案例一:杀妻骗保案2018年震惊全国的天津男子“杀妻骗保”案。2013年3月,李某为妻子廖某购买了共计450万元的意外伤害险和旅游保险,受益人为廖某的法定继承人,并在当年5月与
义务。5.附和性:附和合同即由当事人的一方提出合同的主要内容,另一方只是做出取或舍的决定,一般没有商议变更的余地。保险人依照一定的规定,制定出保险合同的基本条款;投保人依照该条款,或同意接受,或不同意
的患者住院天数是平均住院天数的6-8倍,不合常理。二是频繁投保高额津贴。通过内务调查发现,被保险人邵某在新华保险多次投保含津贴责任的保单,共5张,住院津贴超500元/天,投保选择的职业为公务人员
案例简介:2022年5月,一名老年人在一位年轻男子的陪同下,携带50万元现金到某保险公司A市中支公司柜面办理投保业务。两人要求用现金进行投保,投保金额50万元,并且通过沟通发现,两人对准备购买
直播带货这一新媒体购物形式出现以来,受到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其中,有些金融产品相关的直播营销行为存在风险隐患。为此,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0年第5号风险提示,提醒社会公众
2009年5月21-22日在大连市文化俱乐部举办了三场“爱祖国、爱大连——新华保险爱乐乐团交响音乐会”。音乐会上,艺术家们以精湛的演凑技巧完美演绎了“我的祖国”“红色娘子军”“红旗颂”等红色经典音乐
案例简介消费者朱女士2002年为其儿子小张投保了一份分红保险,后朱女士离异,并与被保险人小张产生矛盾。2022年5月合同到期后,朱女士希望小张能够领取满期生存金并交给自己,但作为被保险人的小张不愿
。 案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2〕5号)第一条规定:“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
。为此,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2年第5期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注意防范保险销售误导行为。 保险销售误导是指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保险销售人员在保险销售业务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投保。这种营销引流模式存在诱导营销、信息披露不当等问题,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易引发消费纠纷或投诉。为此,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1年第5期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要清晰地认识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