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简介:
2022年5月,一名老年人在一位年轻男子的陪同下,携带50万元现金到某保险公司A市中支公司柜面办理投保业务。两人要求用现金进行投保,投保金额50万元,并且通过沟通发现,两人对准备购买的保险产品功能并不关注,却对后续退保要求、退保流程等事项感兴趣。出于审慎原则,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对关键信息开展尽职调查,询问两人关系、投保目的、大额现金来源及为何使用现金进行投保,询问后发现两人并非家人,并且对资金来源、投保目的等关键信息含糊其辞。
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认为两人的行为十分可疑,可能涉及老年人在年轻男子的诱骗下进行洗钱或其他非法行为,于是便以讲解产品为由与客户进行交流,同时及时联系当地公安机关。
经调查,该名年轻男子涉嫌诈骗,在一个月前接触老人并在两人熟络后,诱导老人利用自己的身份信息购买保险洗白非法资金。
案例分析:
本案例是一起以高额回报诱导老年人购买保险产品后退保进行洗钱犯罪的案件。不法分子在获取老年人信任后,利用老年人专业知识不足、风险意识不足、希望获取额外回报的心理,通过老年人在短期内投保、退保将非法所得洗白。
洗钱活动将非法所得通过各种手段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在保险市场表现为将非法所得通过投保、退保、变更、保单质押贷款等方式来掩饰、隐瞒其来源或性质,为犯罪活动转移和掩饰非法资金,使不法分子达到占有非法资金的目的。洗钱行为扰乱金融秩序,损害社会公平正义,严重危害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稳定运行,对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形成巨大威胁。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
保险消费者应深刻认识洗钱行为的危害,增强反洗钱意识,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1.在办理保险业务时,如实填写、告知身份信息,不隐瞒、伪造业务办理目的、资金来源及去向等情况,主动配合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和尽职调查工作。
2.提高警惕,不为他人洗钱提供便利;提醒告诫身边人不参与洗钱犯罪活动,关注并防止老年群体因利益诱惑或利用亲情等手段卷入洗钱案件。
3.如遇到可疑行为及时向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国家机关举报,共同维护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