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在身边丨代理退保要远离,依法求偿保权益

更新时间:2024-12-17

案例简介

2023年10月,消费者宋先生投保的两份保险合同进入交费期,宋先生到保险公司了解保单详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为宋先生讲解保险条款及产品保障特色后,宋先生表示最近两天会将保费存入到交费账号。

2023年12月,宋先生和一位在“代理退保”机构工作的“朋友”一起到保险公司,声称投保时对保险责任及退保现价不了解,要求保险公司退还所交保费。经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调查核实,投保时销售人员已详细介绍了保险责任,且宋先生在接受保险公司回访时也表示充分了解保险责任。

在核实以上情况后,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单独与宋先生进行沟通。宋先生表示,是这位在代理退保机构工作的“朋友”让他编造不实的投保过程,向保险公司提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要求,并表示可以提供全程指导,帮助他达到目的,且只会收取他少量的“手续费”。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提醒宋先生不可轻信“代理退保”机构,要结合自身实际需求,谨慎考虑是否保留这份保险,并再次为宋先生详细讲解保险责任。宋先生被工作人员的专业和耐心所打动,经过认真考虑,决定继续保留这两份保险。

2024年6月,宋先生再次来到保险公司,称自己确诊了保险合同中载明的重大疾病,这次是来申请理赔的。宋先生表示,很庆幸当初没有在那位“朋友”的教唆下退保,现在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为自己治疗疾病提供一笔治疗费用。


案例分析

2024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警惕涉金融领域“代理维权”风险的提示》,详细介绍“代理维权”乱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哪些风险,但目前仍有一些不法分子以“代理退保”“代理维权”名义招揽生意,声称可帮助消费者“全额退保”,怂恿或诱骗消费者委托其办理退保事项。

作为“专业”的非法“代理退保”机构、中介,不法分子往往以“代理”名义收集消费者的姓名、电话、身份证号、家庭情况、家庭住址、工作地址等个人信息,存在个人信息被反复倒卖、信息泄露的风险,严重危害个人信息安全。而且消费者将被各种“客服”骚扰,严重影响个人的正常生活。

本案中,宋先生先后两次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都耐心讲解保险责任,建议客户保留保险合同。第二次客户在所谓“朋友”的陪同下要求保险公司退保,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也依然站在客户的角度尽力挽留,告知其保险保障的重要性和退保可能带来的损失,保障了客户的财产安全权。


消费风险提示

新保侠在此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

一、理性选择适当产品和服务。请消费者根据实际需求、自身经济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从正规渠道选择适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勿受“更高收益”“全额退保”等诱惑,购买或换购超出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和服务,避免产生不必要纠纷。

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消费者因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与金融机构产生纠纷时,请通过与金融机构协商、向行业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金融监管部门反映、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渠道提出诉求,不可轻信不法分子虚假承诺,切勿受怂恿参与违法违规活动,避免陷入法律风险陷阱。

三、注重保护个人信息及财产安全。消费者应妥善保管个人身份证件、银行卡、金融账户等,不轻易委托他人代为办理相关手续,避免个人信息被非法利用、泄露或买卖,避免个人财产遭受损失。如发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应保存相关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