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3.15丨“新保侠”风险提示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保护个人财产安全

更新时间:2023-03-17

2023年“3·15”期间,新华保险积极贯彻落实银保监会关于开展2023年银行业保险业“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的统一要求和部署,以“共筑诚信消费环境,提振金融消费信心”为活动主题,活动对象上更加注重区域、群体,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活动形式上更加创新、更具有特色,增加活动吸引力,活动内容上充分聚焦、实用,突出针对性,进一步丰富教育宣传场景,持续强化活动推动力度,精心策划开展系列活动,与消费者一起共筑诚信消费环境,提振金融消费信心。

 

“3·15”期间,新华保险公司将加强消费风险提示力度,提高消费者消费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刊发系列“风险提示”,着力揭示金融诈骗本质,切实提升消费者获得感。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保护个人财产安全

随着网络和移动支付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在享受数字时代和智能产品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更容易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侵害对象。层出不穷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手段防不胜防,严重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新保侠”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加强防范意识,提高识别能力,“不听、不信、不转账”。

 

一、电信网络诈骗的新形式

1.仿冒身份,诱骗投资

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冒充公检法、民政、教育、银行、证券公司等单位工作人员进行诈骗。甚至伪装成“白富美”或“高富帅”,添加消费者好友骗取对方信任和感情后,以高收益项目投资、虚假博彩网站高回报等方式骗取钱财。或广撒骗网,组建群聊,冒充专家在线讲股,后以股市行情差为由,诱导消费者至虚假投资平台操作。刚开始会适当放出诱饵,让消费者尝到甜头,获取信任后逐步诱导消费者扩大投资,最终损失惨重。

2.虚假网销,实则网贷

通过虚假代购、低价购物、开设虚假购物网站等方式进行诈骗。在消费者付款后,以各种理由拒不发货或直接拉黑。甚至伪装成售后服务人员,以质量问题为由主动向消费者提出退款,骗取信任后假意退款,实则指导消费者使用“网贷APP”设陷行骗。

3.虚构险情,骗取钱财

虚构亲友遭遇车祸、手术、绑架、或被法院强制执行,利用亲属关系及焦虑心理骗取钱财。甚至盗取生活习惯信息,利用亲友专注工作、学习或睡眠而暂时失联的时间行骗。

4.利益诱导,假意收费

通过发布各类中奖信息、积分兑换、分享链接或扫描二维码领红包、高薪招聘、刷单及代运营、校园贷账户注销、虚假爱心捐款等方式诱导消费者,一旦消费者上钩,就以提前缴纳“保证金”等理由收费,骗取钱财。

二、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1.保持警惕,沉着冷静

对于电话或网络通讯中自称是某单位的工作人员,不盲目轻信;对于未经证实的亲友发生事故、财产损害,不惊慌失措。一旦发现疑似电信网络诈骗,通过拨打官方客服热线、登录官方网站查询或向亲友核实等方式辨别信息真伪,做到不轻易转账。

2.理性消费,不贪小利

认真学习金融知识,合理评估个人收入水平及风险承受能力,理性购买金融产品。选择正规的第三方平台交易,保持清醒,不偏信“高收益”、“高回报”,识别中奖、领红包、高薪等宣传手段,不贪图小利。

3.意识提升,保护信息

切勿随意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号、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个人金融信息;切勿随意扫描陌生人的二维码,不轻易点开陌生的网址链接。注意留存消费记录,一旦发现可能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尽快拨打110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