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汉斯
更新时间:2010-05-16

这几天,有一个老外闯入了我们的生活,那就是来自德国的著名指挥汉斯·阿什巴赫。

汉斯是世界著名男高音,毕业于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指挥专业。由于他具有罕见的男高音的嗓音以及指挥专业对音乐的理解,使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以高起点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并曾经得到过帕瓦罗蒂的赞扬。他先后在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米兰歌剧院、维也纳歌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苏黎世歌剧院出演世界著名歌剧。近些年,汉斯又捡起自己的专业,玩起了指挥,而且玩的很成功。这不,为了持棒新华爱乐2010年新年音乐会而来到中国。

第一次见到汉斯,是12月15日周二的晚上,那天他刚下飞机就直接赶到我们合唱团的排练场。在这之前,我一直想象着德国指挥是一个非常守时、非常严谨、非常正统、不拘言笑的人,这些印象主要来自于我对德国人的总体感觉。可是见到的汉斯,却恰恰和想象中的相反,热情、洋溢、幽默、诙谐、浑身上下都是挥之不去的音乐。手指、肩臂、眉毛、眼睛、脚尖、头发……,就连他那微微翘起的胡子,似乎都是为音乐而生。因为在他全神贯注的投入音乐的时候,胡子也成了他调动演员情绪的工具。于是,紧张的空气随着他那带有表情的目光和会说话的双臂而变得热烈,大家放开了紧握着的因紧张而出汗的双手,脸颊映上了因兴奋而焕发的光彩。

“哈巴涅拉”是歌剧《卡门》里的一段著名女中音加合唱选曲,我们一直无法准确的用声音表达女主角卡门对爱情的不屑一顾及放荡不羁的性格,汉斯听了我们的演唱,没有用语言、而是用手把他的衣服领拉到了肩膀下,对我们抛媚眼,我们似乎马上悟出了其中的道理,然后在演出时加上了摆肩、抛眼神的小细节,于是整个演唱不再那样死板、每个人将心目中的卡门进行了诠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次见到汉斯是四天后19号的晚上。那天不知什么原因,平时为合唱团配备的二位钢琴伴奏均没有来,来的是一位从未见过的年轻小伙子,因为他是下午才接到的伴奏任务,所以弹得很吃力。汉斯急的哇哇大叫,来回穿梭于指挥台和钢琴之间,就像一个忙碌的纺织女工。手里的指挥棒来回掉个(指挥棒的后边是一个橡胶的空心小球),一会用小棒指挥合唱,一会跑过去用小球敲钢伴的脑袋。我看见那个可怜的男人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眼里充满了泪水,难为他又得看谱子,又得看指挥而艰难的弹奏着刚刚拿到手的歌剧钢琴伴奏曲。要知道,他伴奏的可都是歌剧选曲,调子变来变去,半音极多,而且节奏变化很大。这次的汉斯已经没有了上次的幽默和轻松,眼睛瞪得像铜铃,胡子气的翘来翘去,我们大家跟着着急,可是眼看着与乐队的和乐时间已经接近,就是赶不完需要练习的曲目。看来,即使是世界指挥大师,也无奈于一个无章的伴奏。

第三次见到汉斯,是在12月21日新年音乐会的舞台上。经过精心的打扮,指挥台上的他是那般的绅士,那般的优雅。时而,他轻轻挥动手臂,舒缓优美,引出高贵华丽的乐队音色散步于优雅抒情的田园风情里,时而,他彪悍狂野,引领一群斗牛勇士挥舞战刀拼杀、战斗在西班牙的斗牛现场,大家在他的带领下进入了美妙的音乐境界,并伴随着音乐的进行,圆满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新年音乐会演出。

非常感谢汉斯让自己在有生之年亲自体会世界级的指挥魅力,非常珍惜上苍给我这样的机会,让一个马上进入老年队伍的“老太太”在业余生活中体验专业的华彩。

谢谢您----汉斯·阿什巴赫。圣诞节快乐!!!


                                                                  邓惠玲于2009年圣诞节